作者:老周 来源:手战堂射箭录 一、韩式坡扳指的用法 1、力学分析 先让我们通过简单的力学分析,了解韩式坡扳指使用的基本原理。 坡形扳指 力学分析图 在这个模型中:
韩式坡扳指的使用中,拇指几乎不主动用力,弓力基本是由拇指关节和食指压拇指的力分担。其中,拇指关节受力占七成,食指压拇指的力占三成。这是韩式坡扳指的使用与筒形扳指以及其它类型扳指的最大不同点。 2、扣弦手法 韩式坡扳指的佩戴部位如下图所示。 韩式坡扳指佩戴部位示意图 需注意,佩戴时扳指底部两足间的凹陷部位要抵在拇指第一关节内侧横纹处。 下面7副图展示了韩式坡扳指的扣弦手法和技术要点:
3、撒放手法 撒放时,持续“背加力”收缩背阔肌,带动后手肘部后移、下沉,同时借助拧腕的力量,轻轻“搓开”压在拇指上的食指。下图是一种空手撒放训练的示意图,在闲暇时经常做这样的空手练习,对养成好的撒放习惯很有帮助。 空手撒放训练示意图 二、常见错误 1、混淆“扣弦位置”和“扣弦深度”的概念 “扣弦位置”是指弓弦在扣弦手指(或扳指)上的相对位置。每个射手的习惯“扣弦位置”不会因为弓力大小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。“扣弦深度”是指扣弦手指(或扳指)与弓弦的相对角度。随个人习惯以及弓力大小的不同,每个人的“扣弦深度”会有细微的变化。 对于“韩式坡扳指”的使用,“扣弦位置”就是:拇指第一关节弯曲底部扣弦,食指第三节指腹压拇指的指甲盖。所谓“轻弓用食指尖压拇指,重弓用食指根压拇指”的做法是不好的。 在“扣弦位置”固定的前提下,用轻弓时食指可以伸直一点,更有利于实现“搓开”、“轻分”;用重弓时食指可以弯曲一点,以利增大食指压拇指的力,同时也能增强扣弦的稳定性。下图展示了拉30磅弓和57磅弓时,食指的不同弯曲程度。 食指不同弯曲程度示意图 在扣弦位置与手型固定的前提下,食指弯曲程度的变化对扳指扣弦角度的实际影响,应该只有微小的几度,但扳指扣弦角度绝不至于小于90度,出现所谓“深扣”、撒放不脆的问题。 2、用食指的第一节勾拇指 这种手法会有两个问题:
错误示意图1 食指第一节勾拇指 说坡扳指容易“深扣”(扳指与弓弦的角度小于90度)造成撒放“不脆”的,大多是因为这个原因。 3、用食指的第二节勾拇指 这种方式在保持手部肌肉放松,保障手型稳定性上比用食指第一节勾拇指的方式好,但还是属于用食指“勾拇指”,食指与拇指的接触面较大,不利于撒放时“搓分”,撒放不如用食指第三节压拇指的方法“爽脆”。 错误示意图2 食指第二节勾拇指 4、拇指过食指,食指过弦 食指压拇指的位置过于靠后,造成拇指尖露出食指内侧,这样撒放时食指需要较长的移动才能与拇指分离,不利于实现“轻分”。而食指弯曲过度,造成食指尖在弓弦的左侧,撒放时容易造成弦打食指尖。 错误示意图3 拇指过食指,食指过弦 所以,“拇指不过食指,食指不过弦”对保证撒放“爽脆”很有帮助。 5、过于强调手部“撒放”的动作 “撒放”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过于注重手部的技术动作,总想着“松开”手指,这容易造成撒放前过早失去“张力”,影响射准精度。 对于“韩式坡扳指”的使用,其撒放原理与现代复合弓的“背加力”撒放很相似。当你撒放前手部肌肉足够放松,且持续保持着轻微“拧腕”用力时,持续的“背加力”(背阔肌收缩)会带动肘部后移、下沉,手指的“搓分”撒放也会自然形成。所以,好的方式是:忘掉手部的“撒放”动作,专注于“完全用背肌撒放”! 三、杂谈 关于射箭技术动作的细节,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风格、特点和偏好,很难说哪一种绝对好或绝对不好。这里只是总结了我个人使用韩式坡扳指的经验和体会,不敢保证说的都对,但一些基本的原理和经验是相通的,可以为大家的研习提供借鉴。 在后续的《韩式坡扳指的形制与用法(3)》中,我们将继续讨论使用中的几种常见问题。 |
|Archiver|手机版|备案号:黑ICP备15005259号-1|弓友之家
GMT+8, 2025-5-4 15:05 , Processed in 0.101458 second(s), 26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2 Licensed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