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8370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射箭技艺] 持弓手法(1)

[复制链接]

316

主题

82

精华

736

积分

超级版主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弓友币
3471
威望
0
贡献
0
认可度
14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5-8-26 21:08:12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弓友之家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本帖最后由 弓友之家 于 2015-8-26 21:10 编辑

作者:老周 来源:手战堂射箭录
无论是现代竞技反曲或美猎的手枪型握把,还是传统弓的直把卵形握把,持弓要遵循的基本原则都是一样的:
  • 弓把与手的接触面应尽量小,降低对弓的干扰。
  • 开弓后,弓力应通过腕关节桡侧(尽量靠近关节中心)传递,形成“骨骼支撑”。
  • 手指要最大限度的放松,尽量不要去“握”弓。
  • 推弓的施力点要始终在弓把的同一位置上,做到“对位推弓”。

    这里我们重点介绍拇指撒放(弓右箭)的两种主流持弓手法:斜持低推正持高推


一、斜持低推
      这是最利于开重弓的一种持弓方式,也是在古画或老照片中常见的一种手法





敦煌壁画中的“斜持低推”



清代射箭照片或古画中的“斜持”手法  

1. 技术特点






“斜持低推”手法

  • 略微倾斜手掌,以拇指根部的大鱼际中部推弓
  • 中指、无名指、小指轻轻护住弓把,不让弓体摇晃、掉落即可;
  • 弓的压力落在桡侧关节上;
  • 保持虎口低于拇指第一关节,以便架箭。

          为什么要斜持?从人体生理结构角度,“斜持”比“正持”更利于实现两个目的:一是利于准确定位用大鱼际中部推弓,避免持弓过深出现掌心推弓;二是便于保持虎口低于拇指第一关节,以方便架箭。这两点,大家可以在实射中加以体会。

    2. 优缺点
  • 手部肌肉和桡关节周围肌肉的紧张程度可以相应减小,利于开重弓
  • 虎口低,箭羽不易刮伤手
  • 弓把与手掌的接触面较大,推弓发力的一致性有差异时,对弓体的干扰大,影响射击精度
  • 腕部肌肉的紧张程度影响实际推弓点的高低,也影响拉距,射击精度不易稳定
  • 拉距要比“正持高推”短。

    3. 架箭位置
    斜持低推手法的一个好处就是虎口低,可以避免箭羽刮手。具体的架箭的位置有两种手法:
  • 竖直拇指,架箭在拇指第一节内侧:




“斜持低推”手法图解  拇指内侧架箭

      个人的体会,这种架箭手法的最大好处是:箭杆和羽片都不易伤到手。即便有个别动作失误的坏箭,由于拇指内侧柔肉的缓冲作用,也不易磨破、擦伤。但缺点是:拇指的位置不易固定,影响射击精度。

  • 拇指弯曲,指尖抵在中指上,架箭在拇指第一关节内侧:



“斜持低推”手法图解  拇指第一关节内侧架箭

      这种架箭手法在韩国传统射箭中非常普遍。好处是:拇指的位置易固定,有利于提升动作一致性。实射中,我个人体会其缺点是:拇指第一关节内侧只有皮、骨,与箭杆之间是硬磨擦,动作有失误时,容易擦破皮肤

二、正持高推
这是最利于精准射击的一种持弓方式,也是对力量要求最高的一种手法



日本弓道的“正持高推”

1. 技术特点



“正持高推”手法

  • 顺弓把正持,以大鱼际上部靠近虎口部位推弓
  • 中指、无名指、小指轻轻护住弓把,保持三指和弓把之间适当的空隙(一根筷子的间隙);
  • 弓的压力落在桡侧关节上;
  • 虎口架箭

          由于“正持高推”手法的推弓点位置相对较高,较难让虎口低于拇指,因此一般多采用“虎口架箭”的方式。



“正持高推”手法图解  虎口架箭

2. 优缺点
  • 弓把与手的接触面小,推弓发力的一致性有差异时,对弓体的干扰较小,易于射准
  • 容易感知和固定手腕的位置以及周边肌肉的紧张程度,保证射击精度
  • 可以增加拉距,增大弓箭的威力;
  • 固定桡腕关节需要较大的力量,使用重弓时,推弓手容易出现不稳定情况
  • 虎口架箭,箭羽易擦伤虎口





箭羽相对位置对较图



三、杂谈
      简单的概括两种手法各自的特点,“斜持低推”就是斜掌推弓,“正持高推”就是立拳推弓。由于立拳比较容易感知和固定手和腕部的位置,保持动作一致性,利于射准;另一方面,掌推比较省劲,更利于使用重弓。
      需要特别说明的是:由于传统弓没有现代竞技反曲弓的“手枪型弓把”,运用“虎口”推弓手法很难稳定持弓,因此很少有应用。从现代竞技反曲的角度来看,这里谈到的所谓高推、低推其实都属于“低推”,只不过大鱼际推弓点的位置有高低差异罢了。

在后续的《持弓手法(2)》中,我们将继续展开,讨论关于持弓手法的几种常见问题。

(未完待续)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备案号:黑ICP备15005259号-1|弓友之家  

GMT+8, 2024-5-26 23:06 , Processed in 0.114764 second(s), 3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 Licensed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