弓友之家 首页 资料 传统弓 查看内容

古代射箭中的德育教化(连载2)

2016-11-22 10:50| 发布者: 弓友之家| 查看: 969| 评论: 0|原作者: 孙承媛|来自: 联箭体育工作室微信公众号

摘要: 随着奴隶社会的瓦解,礼崩乐坏,西周时期的射礼逐渐演变为文士阶层的投壶,射礼这种形式似乎消失了。但明嘉庆年版的《临桂县志》(临桂是明代桂林别称)卷十七所载《陈王连府学射圃记》竟记载着明洪武年间,临桂学校 ...
古代射箭中的德育教化(连载2)
作者:孙承媛 来源:箭体育工作室微信公众号
编者注:本文文字及图片来源转载自互联网,著作权归原作者及原刊载媒介所有,本站仅用于弓友爱好者免费学习
212143gq0osf77dccjv71d.jpg

       二、弓矢承载着封建理学的教育方针
        随着奴隶社会的瓦解,礼崩乐坏,西周时期的射礼逐渐演变为文士阶层的投壶,射礼这种形式似乎消失了。但明嘉庆年版的《临桂县志》(临桂是明代桂林别称)卷十七所载《陈王连府学射圃记》竟记载着明洪武年间,临桂学校还进行着很有西周特色的射箭活动。据《陈王连府学射圃记》记载:“洪武二年始,令郡县学建射圃,令士子俊秀讲授之……静江为岭南要郡,时中书参加政事刘公以节镇来临,令有司即府学之西锄地为圃。东西八十五步,南北二十步。树以崇门,僚以周桓,命射有侯,观射有堂,遵定制也。"据历史记载,早在唐昭宗天佑元年,中国已经发明世界上最早的火药武器——— 飞火。
        世纪前后的北宋,在战争中不仅使用燃烧性火器,还使用了爆炸性火器和抛射性火器。其杀伤力之大,远非弓矢可比。若说西周时期,弓矢还是杀伤力最大的远程武器,射礼中还包含着很强的实用性,而明初学校教习射箭其用意如何呢?再看《陈王连府学射圃记》:“礼律书为一科,射御数为一科。日有授,月有试,岁有考。”而且每当学生毕业时,省臣都要亲自主持射箭盛典:“省臣道其式而举行之,率僚佐诣学宫观射于圃,召诸生曰:‘国家举六艺之科,兼历代之常,而弓矢武备皆在所习,而射之为教,明彀致巧力,谨进退之节,习辑让从容以观其成材,贡之王府,扬于王庭,其无负于国家教养之意’。”由此可见,明朝之弓矢之射还是为了发挥其德育教化功能。
纵观宋明时期,随着封建经济的充分发展,土地兼并日益集中,封建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越发尖锐复杂。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政治危机面前,地主阶级中不同阶层、不同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也日渐加剧。这些矛盾和斗争给思想领域和教育领域提出了新问题和新任务,这就是如何维护和延续封建统治的问题。由此学术界形成诸多学派,展开积极辩论。其中由于理学思想更加强调封建纲常名教,因此也更加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。从而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思想便成为宋明时期的统治思想。
        朱熹理学思想的特点是把“理”视为万事万物的本源,并把对“天理”的解释作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依据。他认为德育应放在教育之首位,那么道德修养无非就是体认与实行“天理”,而体认和实行“天理”必由身边事做起。他说:“立学校以教其民,必始于洒扫,应对进退之间,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之际。使之恭敬,朝夕修其孝弟忠信而无违也。”因此,在理学影响下,明初恢复西周时期的“所以明君臣之礼”、“所以明长幼之序的”%的射礼不仅是顺理成章的,而且还暗合了朱熹“理学”的教育方针:
        一是外部灌输和行为训练相结合。即既要知义理,又要重践履。其中朱熹尤为强调践履的重要性:“为学之实,因在践履,苟徒知不行,诚与不学无异”。"而射礼就是对所学 “天理”的实践。在射箭过程中亲身体会“进
退之节”和 “揖让之礼”,可进一步加深对封建伦理纲常的领悟。
        二是教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结合。朱熹“理学”教育的最终目标是“明人伦”,全面掌握和忠实执行“三纲五常”。但这个目标的实现,“不可求欲速之功”,而应“学以渐而至”。对理解能力差,但可塑性强的青少年来说,
先 “教之以事”,“如事君、事父、事兄、处友等事,只是要他们依此规矩去做”,不必教他们“穷究那理”。等到“存养已熟,根基已深”再 “教之以理”。
        那么射礼活动是真正意义上的 “教之以事”,因为射礼在射箭的礼仪程序上,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定,任何人不得违反。射者在进退周还之间,在举手投足之际都实践着做人、处世的道理。此外在强化练习中,还要 “日有授、月有试、岁有考”,这样从射礼中渗透和折射出来的伦理教化,渐渐就会成为射者的自觉行为。  
        第三部分由于没有网络资源,因此由期刊网站进行截图转载      
未命名-2.jpg
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最新评论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备案号:黑ICP备15005259号-1|弓友之家  

GMT+8, 2024-5-3 15:29 , Processed in 0.098983 second(s), 2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 Licensed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