弓友之家 首页 人物 名家 查看内容

中国传统射箭的恢复与发展—徐开才先生访谈(第二部分)

2015-9-6 21:12| 发布者: 弓友之家| 查看: 926| 评论: 1|原作者: 张天昱|来自: 马氏通备武学

摘要: 编者注:在中国传统弓领域中,射箭泰斗徐开才的名字如雷贯耳,徐开才老先生古稀之年还在推广和恢复中国传统射艺,本文为作者张天昱对徐老进行的访谈,因此本文在中国传统射箭恢复与发展方面有着极高的价值,鉴于篇幅 ...
       编者注:在中国传统弓领域中,射箭泰斗徐开才的名字如雷贯耳,徐开才老先生古稀之年还在推广和恢复中国传统射艺,本文为作者张天昱对徐老进行的访谈,因此本文在中国传统射箭恢复与发展方面有着极高的价值,鉴于篇幅较多因此分为多个部分进行发布,请各位读者认真体会个中缘由,本文原载于《武学》第一期,2015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,由马氏通备武学授权转载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9.我知道好多人在保守,不用保,没有必要,要交流。

      笔者:您最早使用互联网是什么时候?
      徐:上电脑这些事儿啊,啊,其实我已经使坏了四个电脑了。(笑)其实具体的我也不大记得,那早了,可能得十好几年了吧。因为我那时候就想看点东西,年轻人不都整这玩意嘛,就让他们帮我整了这个玩意儿。但是,打字我打不了,因为它这个键盘我使不了,我现在用写的,用写字板。说用发音,发音也不行,因为我这个语音不准,识别不了。我曾经企图想学这个,我在北京体育大学的时候,英语我学过一段,我学不了,为什么呢,你看拼音我也不会,因为我们上学的时候,那个拼音是台湾用的,这一下子把我弄乱了反而,我越学越乱了,所以我就不学了。那孩子说我给你弄写字板,你来写。你看我这些教材、那些个材料,都是用写字板弄出来的,而且在我写教材那个时候,我还能作点画。我叫他们给我拍照片去,就像娟娟这些照片,一块儿拍,越多越好,奥运会,你把奥运会那个录像给我拿来,我能把它剪截下来。而且放到这个电脑上,我叫他们教给我这个,不然我要不会这个技术,我也不敢接写这个教材的任务。那教材挺难写的。


9b82056d6c607e143003a5c073f3859e.jpg

12a0c9ecd40919cd627b4c00024eabcb.jpg


      笔者:有一个帖子就是有三位爱好者在做传统式射箭的动作,然后您给他画的矫正动作。论坛上似乎也经常有人“转”您的帖子,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想法?
      徐:对对对,那都是我自己做的。关于论坛这个问题呢,你看他们曾经想叫我搞一个网站,我没搞,为什么没搞呢,我这个精力也达不到,而且你看到没有,我不在网上和他们讨论问题,偶尔发一篇文章,但大量文章我也不在那里发,我不在那上头参加他们的讨论。我一看他们那有的,最早的时候,也打着我的名义在网上整,我也不表态,我也不搞辟谣啊什么的,反正你们就做吧。但是这个互联网的确是个好东西,大量的东西都是从互联网上来的,能查到好多东西。我要需要一个什么资料,我就可以上网上去查,网上有的是,包括对我们弓箭的制造,谢肃方就跟我说过,他说你告诉杨福喜,不用保密,互联网上啥都有,只要你去找。有时不保守、公开了反而更好,所以有一些人,我有个徒弟,原来是搞武术的,河北,练戳脚的,这小子是个农民企业家,开车把腿撞坏了,打不了拳了,非要拜我为师学射箭,他到现在不会上网,他做弓做箭,我说你要不会上网,你永远做不好这张弓。我说网上的东西太多了。你小子不看你就永远不行,有时候跑过来看我这儿有什么弓,我这儿你也可以来,我给你介绍。但是你不上网,你就永远落后一步。体育人更不能脱离时代了,搞传统的人反而更要积极接受这些新鲜的东西,然后能把它意义和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。何乐而不为呢?人家都搞出来了,你天天瞎鼓捣忙活这个,到那儿你一点就出来了你何苦费这个事呢?因此上,我对我的技术、我的训练方法,对全国的教练从来不保密,我写教材有啥写啥,全国教练员训练班我有啥讲啥。我知道好多人在保,我说你不用保,没有必要,你要交流。因为咱又回到那句老话,咱这个哪来的?跟人家学的。也是国家给创造那么个条件,咱们有那么个时机去研究,这些东西不是个人的。我说也没有必要啊这个。

(原文此部分删减照片一张)

      笔者:马老师讲少林武术文化的时候,着重强调的一点就是,少林武术的强大,不是说少林有什么保密的秘籍,而是因为它是交流的中心。
       徐:对,所以它名声大。有些东西没有必要太过保守。我给他们讲,我这个计划你们随便看,我写的东西你们随便印,不保密。你拿了我的计划去,你不一定能执行得了,你要去和你的情况相适应,这个体育啊,是最讲究理论和实践结合了。理论的东西,你看咱们这些训练学的大家,像田麦久、徐本力啊,我和他们都是好朋友,因为我是全国训练学协会的理事嘛,他们讲的那些东西,好不好,你觉得好,但是他们能来当射箭教练么,他们当不了,听他的课,就是要从他的每一个小的东西当中,拿下来和射箭结合,才起作用。所以我说“体育训练是最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东西”,光有理论肯定不行,光有实践也不行,就得要结合才行。在这个以上说,所谓的“水平”就是体现在“结合”的程度上,你看我92年那个比赛成功,他们好多人都跟我要那个计划,我有很完整的计划,我给你们,我说你们拿去不能按这个计划安排你全运会的训练,对象不一样,我那几个人和你那几个人不一样,时间不一样,地点也不一样,人也不一样,你可以参考。你要是直接用它,肯定得失败,不信咱就看。……另外一个呢,从我这个角度来讲,我没有必要保密啊,我为之奋斗的不是想提高中国的射箭水平吗?我和你保什么密啊,我恨不能怕你不明白呢你知道吗,我就反复给你们讲。(笑)


10.其实是我的目的就是叫大家看到这个东西,让大家产生这种意识,这样才能把中国的传统射箭真正地发展起来。

      笔者:在您心目中,是否“中国传统射箭项目”始终还是需要得到奥运会的认同?又要从哪些角度入手来推进呢?
      徐:我想还是先进世界射箭联合会吧,先进这个,然后再进奥运会,第一步咱能进世界射箭联合会,世界上它有好多比赛,有反曲弓、复合弓,室内的室外的,有好多,咱们把这个中国传统射箭也弄进去。当然目前还不行,条件还不具备,还需要完善咱们这套训练和竞赛体制。现在已经有几个方面的进度了,一个是,从我个人来讲呢,还要多深入多学习这些东西,——但是我跟他们讲,我本人再继续学习深入已经很困难了,我年纪也大了,我就希望我们这些年轻的教练,来深入研究这一大块的东西。中国的传统射箭啊,博大精深,它这个文化底蕴是很深、很深的。我这次在济南,看那个视频之后,我就发现有些是很有心计的人,不止技术动作好,而且他搞的这些东西很符合传统射箭这一套,当然也有些人因为不懂这个东西,也显得有些乱来似的。我发现还是有“能人”在研究这个问题。我就想,如果通过组织比赛啊,举办活动这些举措,能引导吸引他深入地去研究就好了。我常跟他们讲,我说这个教练啊,光会射箭不行,你不一定会当教练,有的当了教练的,也未必就能说他弄懂了这个射箭,这个射箭它的文化底蕴相当深,我就给郭蓓说,“训练无止境”,永远它也不会满了,它只会越探越深。我给你说个笑话,公开我都不说我怕他下不了台,……,我研究了三十多年了,我其实挺注意“研究问题”的,当运动员时候我就愿意写些东西,研究一些东西,虽然水平很低,但是我愿意向这些方面进行些思考。既然我发觉到它是个无止境的东西,我就想把它推到尽量高的境界里去。从全国范围来讲,首先要引起这些教练对这个问题的认识,他认识不到他就不可能去办这个事儿。你看现在我和彭林老师,现在到那个孟子的家乡邹城,这不“射以观德”这是孟子的话嘛,邹城他们要搞“礼射”,要恢复这个东西。他们去了,但是一接触发现有些人既不懂射、也不懂礼,我说这个一点都不奇怪,我们的任务,其实我有很大的一个任务是干什么呢,普及,扫盲。我想叫他学习去,叫他知道,包括全国的教练员,这些领导们,领导他不懂,我说不怪他们,他没涉及这个领域,教他认识这个东西。等他发觉,说哎呦,这东西好,那就好了。所以我现在大量地在做这个工作。包括我写的那篇文章,写那个“地中海式射法”,其实是我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个叫大家了解到这个东西的存在,让大家产生这种区别意识,意识到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,只有这样,才能把中国的传统射箭真正地发展起来。既然世界箭坛有反曲弓复合弓比赛,为何不可以搞一个传统弓比赛呢,日本柔道韩国跆拳道都能进奥运会,进世界锦标赛,我们这个也可以进,是不是啊。但是我们要完善,这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,可能我这辈子完不成,我说希望你们大家来完成这个事情。


c321bf98b97d9f180f4232c5e1516788.jpg

      笔者:有利条件有哪些?不利条件有哪些?
      徐:首先说领导开始重视这个事情。这就好办了!前年我在哈尔滨开了个会,我说郎主任我们要开个会你去不去啊,他说我去,我说你去我们都是民间的,没钱,我去我都自己买票,饭钱房钱我都自己拿,你得自己拿路费,自己拿店钱,自己拿饭钱,他说没问题,我说郭蓓你也去,你们当领导的不差这个钱儿,但是我告诉你,我没这个钱,你必须自己拿钱去,开了个会,他们参加了,那些参加会议的人可高兴了,啊,我们找到党了。(笑)哎!这么一种“互动”开始了。因为毕竟在中国没有官方支持,好多事儿你办不了你知道吗。因为现在啊,我跟郎维他们,我给领导他们讲,我说中国体育有两条线,一条是奥运战略,一条是群众运动,你们是搞奥运战略的,其实你们应该搞群众运动,我说我先告诉你们啊,我搞的这个传统射箭,属于群众运动,但是它又是奥运战略,我这个东西搞起来,我可以促进中国射箭运动的高度发展,我这是奥运,你别以为我是瞎鼓捣。我是为现代竞技运动服务的。我就给他讲刚才我讲的那一段儿。他们一听,哎,有道理、有道理、有道理。我说你们别以为我怎么样,实际上你们在搞一条线,我们在搞两条线。不利条件吧,其实也属于这个问题,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,各立山头,现在啊,咱说句不好听的话,我这身体是不好,他们都知道我身体不好,打电话总问,徐老您身体怎么样,我说死不了,你放心吧,一半晌还行。如果,……咱说句,这话不一定这么说,如果我这个身体不行了,不管了,这个民族射箭、传统射箭,基本上就,……不能说将来不发展,要受很大影响。因为我在倚老卖老,承上启下地,搞这个事儿,领导上也会多花些心思,你不能不买我这个帐吧。现在是“各立山头”,反正眼下这些山头都归到我这个地方来。有人总跟我说,你得找领导“规”这个事儿,不然这个事不好办,下边这个事弄得多了,关系比较复杂,互不服气,在网上你看,吵架,有时候我都看不懂,他们告诉我,谁和谁又干起架来了,你说你对,他说他对。

      笔者:这可能也是中国特色……,孔子一去世,他门徒就直接干起来了。(笑)
      徐:(笑)对对对。

11.通过意识观念、落实组织的铺垫,形成我们的“射箭哲学”,建立学科。

      笔者:中国传统射箭未来要往哪个方向走,具体步骤如何规划?
      徐:我现在想,我估计这两天我们那个主任就该找我了,我就想赶快把这个组织建立起来,组织落实,落实了组织以后,全国就可以通起来了,然后在竞赛规则、器材、技术,包括服装,都要把它完善起来,恢复起来,现在我们正在做这个方面的工作。这些东西有了以后,咱们才能实现我刚才说的所谓“进”,进世锦赛,进奥运会,啥也没有你“进”啥啊?你得拿出一套完整的东西来才行。所以现在我在帮助各地干这个,搞这个全国的民族射箭,首先帮他们完善这些东西,你像内蒙的赤峰,巴林右旗要搞一个比赛,他们那个县长,他们那儿协会主席来找我,我说可以帮你们搞,但首先你要完善一套竞赛制度,不论你这个射法是什么样的,你要有一个很明确的规则。

      笔者:也就是说,首先是要明确这一套体系。
       徐:体系!而最核心的还应该是“技术”,因为现在咱们逐渐要往上走,要向世界锦标赛走,那就得要成绩啊,你没有成绩不行,要慢慢地推动它的完善和统一,当然这就是协会的份内事儿了,现在两射中心,它就在抓这个问题。想参加世界锦标赛没有成绩也不行,还要健全这些东西。逐渐把它弄成一个,不能算专业化的吧,勉强说就是普通和专业相结合的那么一个过程,来提高我们这个训练水平。我跟大家说,现阶段成绩不要紧,有的人说我们射不好啊,老脱靶什么的,我说没关系,重在参与。——将来真要发展中国传统射箭,也不能指望这些人去破世界记录去。因为这个玩的人和专业队,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,玩是一个,玩它就是玩嘛,它就是一种休闲嘛,但你作为专业队搞这个,那就是另外一套东西了。那得有一套训练体制才行,详细的训练体制,有一套规范的东西在里面,才能下来。具体的呢,我就想,将来我们要搞一个教材,当然教材里边主要是技术和训练,主要是这两个问题,也不能包括得太多了,你像有一些教材,我们现在努力出版的教材,……这就是我们近期,这本教材是图文并茂的一本教材,因为中国咱们没有射箭教材,咱有书,但那还不能算是一种教材,像我们当年,87年我们写这本书的时候,就没有个教材,动作没有个规范,我记得我是84年过来的,原来我们从体育学院过来的时候,转到一司。那个司长到体育学院第一次见面时就跟我讲,说徐开才我听说你在搞这个什么规范训练啊,规范动作的训练啊?是啊,你怎么能搞这个呢?你搞这个和毛泽东思想可不一样啊,毛主席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啊。我说司长,我这个规范和你这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点都不矛盾,一个事业你没有规范的东西你根本打不了高成绩,五花八门根本就不行,训练必须要统一,不仅国家队,全国都要统一训练,为什么我一定要把这个东西推全国,不推这个不行。一个队员上来了,他那个动作五花八门,动作不一样,改比学要难啊,这个体育训练。当时我们就写出来这个教材,写来写去说不行啊,没有把握啊,现在楼下住的是我们那个时候体育学院的教务处长,他说不要紧,咱出,怕什么啊,英国大百科全书多少年还修改一次呢,咱们这个小书,它错了就错了嘛,无错不成书嘛,(笑)出!我们的意思,就是让这本书从生物、力学、解剖各方面的内容都有一些,一个人不会射箭,拿到这本书,只要认真学,就能学会射箭,当时我们的指导思想就是这个,虽然很简单、很简陋,但现在看起来,1987年到现在多少年了,已经改了第三版了。这一本过个几年之后,它又落后了,落后咱再改啊!这并不是说咱原来就错了。有一些人那个看法不对,说这个书怎么不好,怎么没意义,我说你们是胡说八道,五十年代能和现在比吗?哪有完备的?你说那个教材不对啊,在当时就是对的!有些东西现在不对了,那是因为技术发展了、器材改进了、规则改进了、水平提高了,你就得要跟着变化才行。变、变,就得这样变。我说不行你给我去写一本去,你能写出来我就不要这本,你写不出来这个东西嘛。我是想在方面要有突破,虽然这个难度挺大,但首先我们要搞这个教材,统一全国的训练。当然这个统一也是相对的,有人愿意别样拉弓,你拉去吧,你好好训练,你看我写那个“地中海式射法和传统射法”的比较,有人给我提意见,说我们这个射法咋办啊,我说我不反对,我说我搞了一辈子现代弓,我反对它干嘛啊?我出名都在那上头出名的。我说搞比赛时,不让你参加就是了,因为体育比赛最基本的就是要公平公正,你那个就比我这个准嘛,这个不一样嘛。你不愿意干我不反对啊,你可以随便干,但是我搞的比赛,我不让你参加,你要想参加我这个比赛,必须要符合我这个规则才行。当然,这个东西肯定有一部分人会喜欢,他认识到位了他就会喜欢这个东西了,所以我就想着整这个,关键现在是能不能把组织落实,组织落实以后再逐渐落实比赛这些。到那个时候,我想啊,我们中国的传统射法,估计全国要普及,而且关键水平要上去。虽然现在我不强调水平,你射不上都不要紧,我不下了个定义吗,传统射箭不是结果,而是过程,过程有了,结果肯定就有了。我就这个计划,将来我要把这个成绩提高上去,这样我们将来才能有说话的权利,国家才能重视,可能有的时候我们也看不到那么远,到了那个阶段,只要大家有心思有兴趣发展这些东西,它肯定是会有新意的!就像以前老话了,咱们解决不了,后边人比咱们聪明,让他们解决去吧,实际上就这个问题。(笑)

      笔者:传统弓您已经浸淫了二十来年了,又练了一辈子的地中海式射法,在未来训练当中怎样把两者整合在一起?
      徐:我就是想把这两个整合在一起嘛,具体地说,我首先就得先把教练员这个问题解决了,叫他们认识到这个东西,因为中国这个你要改变当前这个体制,目前看起来,在近几年可能解决不了,因为**主席讲了,我们不仅要成为一个体育大国,还要成为一个体育强国,现在国家队这个口子还是很大的,不可能改变这个局面,体育也是咱们的一个门面嘛。教练员搞,教练员弄好了以后,认识到了以后,叫他在训练当中贯彻,去执行,就能解决问题。为什么呢,射箭这个东西,反曲弓也罢、复合弓也罢,传统弓也罢,包括那个弩,那个弩横过来是条弩,竖起来不就是张弓嘛,不论是什么弓,道理是一样的,原理是一样的,你从生物力学来讲,哪一条你也离不开这个生物力学运动,射箭运动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一个生物力学运动。主要是把这一套东西做好了就中。

      笔者:我举一个例子,《西江月·射箭》中说“五平三靠是其宗”,以前有其他教练给您总结出“十一条不变法”,这二者都是讲“稳定”“端正”,您在一系列文章中也提到了,二者存在着某种联系。有没有具体操作层面的想法?
      徐:其实啊,我一开始就跟你说我想找一套“热身操”,做完了这个操之后,不仅身热了,而且进入状态,从这时候开始。“射贵型端志正”嘛,型要端,志要正。你看我写这个教材,我写的第一篇第一个问题,就是“静心”。大家看这个08年奥运会,娟娟最后那一支箭,她最关键是最后那一支箭嘛,一共射十二支,十一支射完还不是领先,关键就在最后一箭能不能射上,就跟当年你们李老师在新兴力量运动会上破纪录也是最后一支箭,你要仔细看娟娟那个动作,她技术已经不是问题了。她已经进入另外一个境界,你从她的眼神就可以看出来,我老跟队员说,我说你们哪,等于鲤鱼跳龙门,你跳不过去你还是一条鱼,你跳过去你就成了神仙啦。实际上就是这一步。我教他们认识怎么能跨过去。如果娟娟她的眼神要是表现出别的来,她这个箭能射,但是不一定射得这么准。我一看那个箭我就能放心,这个箭没问题了,出去保证跑不了,技术对于她来讲已经不是问题了。她已经进入了一个状态、一个境界。其实我当教练员的时候,我就老让运动员写,我叫他们要写,就是马湘君她们那批人也是,我说你要写“射十环的境界”,那怎么写?我说你想,开始谁也写不出来,有的写了好几年写不出个东西来,境界那个东西,怎么说呢,有时候只能是意授,不能言传。我也知道我给你们出了个难题,但是我希望你们认真思考这个问题。

      笔者:有一种说法叫“不射之射”,应该也就是这种感觉。
       徐:对对对!不射之射。就是这个感觉,就像你打篮球似的,出手之前就知道这个球能进。娟娟那个时候下大雨,下雨已经不是问题了,她甚至觉得下雨是“天助我也”,帮助我把这个箭打出去。有好多词可以从不同角度接近这个状态,“物我两忘”了“人箭合一”了,还有所谓“天人合一”之类的,它说的就是这样一个东西。实际上这些就是我们运动员需要从传统中汲取的营养。有时候我分析,天人合一,什么叫天啊,天就是客观规律。我跟队员说你们看那个《道德经》去,好多人不知道这是什么书,我说你去看一下,五千字儿,我看了十几年不下几十遍了,我也没看明白,但是我多少懂了一点,这种东西。因为它这个东西,太深了……还有《周易》,我曾经尝试过研究一下,我看不懂,现在只要电视上有讲,我就天天听,我去买各种书来看。我就看这个东西,包括有些人讲解的这些东西,我看他们讲,买书来看,看完了我就觉得懂了一些了。实际上,你要搞懂中国的传统射箭,我为什么说这是一种文化,它不是单独一种射法、一种体育,你要搞懂传统射箭,多少都得懂一点儿,不懂道家、不懂儒家、不懂佛家,不懂这个,就不能深入地研究中国传统射箭。其实我说周易也罢,道德经也罢,都是哲学,实际上都可以拿来,形成我们自己的射箭的一套东西。通过咱们意识观念的普及、组织的落实,还有这些具体措施,最后要形成自己的“射箭哲学”,我就觉得这些个东西对中国的传统射箭很有用,为什么我靠马明达、我靠彭林,我还把台湾有个大学的教授,院长请来,他说你才给我半个钟头,讲什么?我说有机会我请你来讲一天,你好好讲一讲,我好学习。我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,就通过这些“大家”们来讲解。咱搞体育的人,你也知道,整天就是训练训练训练,这个路子很窄,知识面也很窄,解决不了我想要解决的问题。

      笔者:那您觉得“射术”、“射艺”、“射学”这些概念哪个更合适?
       徐:因为那个张唯中写了一本书叫《弓箭学大纲》,我这有一本那个书,现在没有再版了,我正在鼓动他们出版这个书。张唯中这个人哪,1948年在南京金陵饭店,他给蒋介石表演过射箭,现在我们找到的资料就是这个。这本书他们找出来了,我们想给它再版。但是老谢反对,因为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,他不就是产权属的嘛。但是我最近打听了,就是说多少年以后这个版权就不存在了。现在我们到香港、台湾去找他这个后人,找不到。我们准备,新疆不是有个老师搞了本《中华弓箭文化》,写了本书嘛,我说要不你给出版了算了。实际上张唯中这本书,就提出来一个叫“弓箭学”的概念,他说有解剖学、有生理学,为什么不搞一个弓箭学,咱们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,来讨论这个事情,可惜他这个理想也没实现,1948年到解放以后也就乱了,我就一直在想,如果当年这个老爷子他要是没走的话,他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,完成它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的理想。那这个结构就复杂了。但是我相信这个东西,要搞,其实也不难,为什么呢,只要我们搞,我们早晚有一天能搞成了,花力气进去,就能行!!事在人为嘛,这个东西。


1abeb5a4db8c1c4f1d771bac8b52f6a0.jpg
      笔者:实际上您的构想也包括建立这门学科?
       徐:把学科建立起来。这样的话就太好了。但是我觉得我这是一种幻想。(笑)要有这些东西就不费那么多事了,咱将来要搞这些东西。包括咱们这个技术,技术其实好说,马先生不是说有一百二十本书马上要出了,现在还有那么一些,技术已经讲了不少了,咱把这些技术给它规范一下就行。你说高颖的好,又说谁谁谁的好,我说,说谁好谁不好,这个概念是不对的。王琚有王琚的特点,高颖有高颖的特点,高颖有高颖的不足,高颖他再写,也写不过现代的书。为什么呢,时代不同了。我这里边有生物力学的理论,有解剖学的理论,各种理论,当时他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。就像马先生说的那个,为什么咱进不了奥运会,就是因为没有这些东西嘛。重要的是归纳、整理,聊备一家。没有打压谁的意思,咱们把他整合到一起,提炼出理论的东西,所以将来射箭我们要建立基础理论,就是一条底线,再一个提出一套训练体制,这个训练体制咱们古代有一些。不管是考试用的还是上阵练兵都有。那时候有一次训练学博士论文开题我也去了,那都是些大家在啊,我说你们都是训练学大家,都在讲这些东西,我们射箭训练学一千五百年前就讲射箭训练学了。他们都很惊奇,我说王琚是谁你们知道不,他的理论是现代科学的前沿科学。他这个训练积累有一套,其实现在我就是没有精力整理这套东西。应该把这套东西整理出来。

      笔者:就是说未来的青年才俊想用力这方面的话,这是一个方向。
      徐:对。我到山东参观比赛,有几个人挺有思想的,他们给我说:徐老师您把咱这个传统射箭定格在文化上,太高明了。我说不是我定的,客观上就这样的,你要真懂得中国传统射箭,就会明白不是强加的,它本身就是这样的。它不像奥林匹亚山上那几个扔铁饼的,看谁块儿大,不是那个东西。它带有一种文化意识、理念,都在这里头。

      笔者:如果“中国传统射箭”真的成为一种普及的文化行为的话,其社会效应如何?
      徐:哎呦,我估计啊,那现在中央担心的问题就能减一半儿。和谐社会,人的文明程度,人与人的和谐状态就能建立起来。实际上这个东西,韩国人、日本人不是都有像“反求会”这样的一个东西嘛。你看忙活了一个礼拜了,几个人建立一个射箭小组,等于去“斗私批修”去了(笑),我通过射箭,我来反省我这一周,我对工作是不是尽心尽力,我对家庭是不是尽心尽力,我对老婆孩子是不是尽心尽力,我有没有不对的地方。就像******斗私批修一样,人前人后别做坏事嘛。实际上他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,如果大家都这样,那还发啥愁了。当然咱们不能要求人人都这样,要到那个时候,人的廉耻观也不一样了。那天我在南京比赛,这边是复合弓,这边是传统弓,我说咱们传统弓比赛我给你们提几条要求,咱们是文化,别忘了啊,要文明,你们这些烟鬼不准在训练场上抽烟,我后面设一个地方你们到那抽烟去,不能说抽完啪一下扔到地下,那不行,人家好不好咱不管,咱自己练这个传统弓箭的,要做好这些东西。其实这个射箭啊,从世界锦标赛来讲,它就是一个文明国家的产物,英国讲究绅士风度,它的高尔夫也罢、台球也罢,包括射箭也罢,这都是些个“宫廷运动”啊,应该是上点档次的。你看我们那时候参加世界锦标赛,官员教练必须西服革履才行啊。那时候一看,那就是“有派”。不一样,有层次。这就不仅仅是文化,同时也是文明的一种体现了。

Part3 结语

      徐老很忙碌,正像老人家自己所说,所有“山头”都集中在他这里,每天都有很多电话打进来,要建队求支持的、联系培训课程的,凡斯种种,不一而足,而笔者这次的拜访占用了前后一个星期的时间,一种“奢侈感”油然而生——徐老笑谈,这是“特殊优待”。徐老夫妻年事已高,功成名就,根本无须如此劳碌,正是出于对传统射箭的热爱,对中国射箭事业的牵挂,以及作为新中国第一代体育人发展体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,至今仍然四处奔波,孜孜以求,夙夜忧心。徐老讲述清晰,言语风趣,很符合山东人爱说故事、会说故事的传统。从不讳言自己的文化程度,但每每言及自己文化不深,妨碍从丰富的古代典籍中汲取养分,不免怅恨,其坦诚与真挚,令人心折。在当下普遍追求功利、沽名钓誉之徒横行的时代风气之下,此等风骨,至为难能。
      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一种形式,射箭承载着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,徐老在访谈中多次提及,中国传统射箭,在其恢复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就是“培养整个社会在这方面的意识”。人类文明曾给予弓箭很高的文化地位,比如正统印度教中的“罗摩”就是一手持弓,身后背箭的神明形象;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罗斯,通常被表现为拿着一支弓和一支箭或一盒箭。无论学者将之如何阐释,作为规定下来一种仪式中的重要道具,弓箭体现了先民面对生存需要,祈求人丁兴旺、种族繁衍的美好愿望,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庞大而复杂。而中国传统射箭背后的文化,同样是“相当、相当地深”:甲骨文当中存在着大量的以弓矢为造字参照物的证据,汉代《说文》中收录了28个“弓”部字,堪见其与生存繁衍、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;弓箭甚至成为具备超自然力量的某种“仪式性法器”、图腾崇拜的对象、“接续香火”的象征。
      按照徐老所言,作为竞技体育项目的中国射箭运动“走到今天,如果不改,已经走不下去了”。发展传统射箭与竞技体育并不矛盾,它会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,尊重“传统”也不等于“保守”,而是交流沟通,更不是各立山头,勾心斗角,它需要的是各方面专业人员的精诚合作,围绕这一主题同心协力。虽然我们无从想像未来的射箭会发展到何种程度,但我们不能仅仅将“传统射箭”局限于“运动项目”本身,而是要时刻以保障其稳定发展和持续创新为原则。长此做去,便能抓住“中国传统射箭”相关问题的核心和主流,便是接续了“中国传统射箭”的根脉,便可留住“中国传统射箭”的精髓。一句话,“文化定位”决定着后续发展的格局与空间。
      那么,在今天,在这“射箭”早已逐一卸下诸多文明职能的今天,在这科学技术物质文明日新月异、突飞猛进的今天,在这卫星定位、纳米技术、3D打印的今天,所谓的“传统射箭文化”又该魂归何处呢?
      人类之所以应当时常清点祖先们留下的遗产,是因为那里隐藏着与自己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化信息。这里面,也包括着“中国传统射箭”的未来。古人有云:“射者,男子之事也”,用今天的“大白话”讲,射箭是个“纯爷们儿”的事,是一个成熟的、有承担社会责任能力的人应该去做、必须去做、也理当做好的事儿。在古人眼中,作为对家庭、宗族、社会的存续发展负有重要责任的成年男子,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,大抵能在射箭中得以锻炼磨砺。故此,“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、卿、大夫、士”。这与“不读《易》不可以成将相”之论相类,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有百步穿杨的神射之功,也当然不是勉强所有人都晓阴阳通八卦。古人所重视的,是人在亲身参与这些活动——或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思考——的过程中,在经过相应的身心锻炼之后,所获得的那些生而为人的、能够满足人类生存繁衍发展基本要求的,诸多方面素质的“提升”。换句话说,是迈向“****”的门槛,是担当社会责任之前的必要修行。孔子主张“六艺”并举,将“射”作为重要的一支,并称“君子不争,其必也射乎”,同样是将“射”作为衡量社会成员基本素质的一种标尺。社会要发展,就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肩负各自的社会职能,射可强体,射可练心,射可修德,古人的这种选择绝非偶然。“射以观德”的历史张力,“反求诸己”的人性闪光,皆在于此,而我们对于“中国传统射箭”本身所固有之文化吸引力及生命力的无限期待与无比信心,亦正在于此。
      在整个访谈的进行过程中,笔者能够清晰而深刻地感受到徐老的“专业痕迹”:一位经历过大阵仗的功勋运动员、一位具有丰富教练经验的训练专家、一位将毕生精力灌注到射箭运动当中的老体育人,其言谈举止、思维方式都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。这些也都体现在徐老对中国传统射箭恢复与发展的规划之中,细细品来,与那首著名的《西江月》颇多相合:任何事功,皆须稳扎稳打,正如徐老所形容,“射一支箭,是一支箭”,而“射贵型端志正”,面对眼下及未知的若干困境与难题,传统射箭的恢复和发展,需要端正平和的心态,不能急功近利,不可蝇营狗苟;“开要安详大雅”,若真能确认传统射箭文化格调,校准传统射学发展的目标和着力点,则中国传统射箭在世界范围内再显峥嵘,自是顺理成章、水到渠成之事,可计日而待也。徐开才先生对中国传统射箭的恢复和发展,倾注了大量的心力,寄予了无穷的期盼。
      这期盼,既恢弘又切近,虽茫远却可及!

张天昱
2013年7月



[attach]2112[/attach]
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发表评论

最新评论

查看全部评论(1)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备案号:黑ICP备15005259号-1|弓友之家  

GMT+8, 2024-4-28 08:30 , Processed in 0.122072 second(s), 2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 Licensed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