弓友之家 首页 射艺 传统弓 查看内容

骨骼支撑和直线用力(1)-- 前手支撑

2015-9-3 20:27| 发布者: 弓友之家| 查看: 758| 评论: 0|原作者: 老周|来自: 手战堂射箭录

摘要: 习射之人在谈论技术动作时经常会将“骨骼支撑”和“直线用力”挂在嘴边。这个专辑里我们将引用Ray Axford的《Archery Anatomy》一书中的内容,从人体解剖学的角度分析一下射箭技术动作的构成。
作者:老周 来源:手战堂射箭录

      习射之人在谈论技术动作时经常会将“骨骼支撑”“直线用力”挂在嘴边。这个专辑里我们将引用Ray Axford的《Archery Anatomy》一书中的内容,从人体解剖学的角度分析一下射箭技术动作的构成。

腕部支撑
      下图展示了腕部骨骼支撑的三种不同状况。


877a19ca5ca7cc026c4f58e1d4c9abab.jpg
腕部骨骼支撑示意图

图1中展示了过度“高推”(推弓点在虎口部位),手腕部前伸到极致容易将弓下压,导致箭去偏低;且腕骨旋转后抬高,导致推弓用力线偏离了腕骨中心位置,需要用更大的肌肉力量才能控制住腕部的定位。随着肌肉的疲劳,动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都难以得到保障。

图2中展示了较好的“高推”(推弓点在大鱼际上部),手腕部适当放松,但推弓用力线依然偏离腕骨中心位置,需要较大的肌肉力量才能控制住腕部的定位。

图3中展示了良好的推弓腕部姿态(推弓点在大鱼际中部,即“低推”),推弓用力线通过腕骨的中心位置,固定腕关节位置所需的肌肉用力最小,稳定性和一致性较高。


小臂支撑
      初习者经常被告知前臂要“转肘”以避免弓弦打小臂。下图展示了小臂“不转肘”和“转肘”时的两种不同状况。


eee40db151e55bd1cf5a202950768083.jpg
“转肘”小臂骨骼状态示意图

图1前臂顺时针转肘,肘窝朝右,小臂避开了弓弦回弹的路径。图2中前臂未转肘,肘窝朝上,小臂在弓弦回弹的路径上,容易照成打臂。

      当前臂顺时针转肘后,前手会向右自然的倾斜,这是产生“斜持”手法的一个原因。当然,也有部分射手直接采用了“斜弓”的做法,目的都是让前手处在一个自然放松的状态,尽量少的用到肌肉。


e06ab2c8c63e1128f008e815b559597e.jpg
“转肘”后手部自然状态示意图


肩部支撑
      下图展示了人体的肩部骨骼和关节结构。


c2a1c682b209ea80793fad2a360e3d93.jpg
肩部骨骼结构示意图

      “大臂骨”直接连接“肩胛骨”,“锁骨”连接“胸骨”和“肩胛骨”。“大臂骨”承担的弓力是通过“锁骨”和“肩胛骨”传递到身体上得到支撑的。

需要注意的是:“大臂骨”与“肩胛骨”的连接关节,和“锁骨”与“肩胛骨”的连接关节是不在一条直线上的。如果用一个简化的图表示,我们可以画出这样一个“连杆结构”图。


d1dce9440f77db33f856f3626e53e329.jpg
肩部简化连杆结构示意图

      在这样的骨骼构造下,如果前臂抬得较高(如下图1所示),前臂支撑用力线高于A点(“大臂骨”与“肩胛骨”的连接关节),正好通过B点(“锁骨”与“肩胛骨”的连接关节),那么支撑所需的肌肉用力是最小的,也是最容易取得稳定性的。


4ca9d72ffe772fe66113ca2325d0dfaa.jpg
前臂支撑用力线与关节位置变化示意图

      如图2所示,如果前臂支撑用力线低于B点(“锁骨”与“肩胛骨”的连接关节),但正好通过A点(“大臂骨”与“肩胛骨”的连接关节),这样也能获得很好的骨骼支撑,但一些细微的变化(如射低位目标时降低前臂高度,或是弓体自重和拉重比例的变化)都会导致“耸肩”。

      如果前臂位置较低(如图3所示),前臂支撑用力线完全低于A点(“大臂骨”与“肩胛骨”的连接关节)时,射手的肩部肌肉力量不足就很有可能导致“耸肩”。这是为什么很多初习者在近距离射击1.3米高的标准靶位时容易“耸肩”的原因。


6f5f8b45a6e7f9187cd3edbbbaba4fb1.jpg
近距离射击“耸肩”原因示意图

      改进的方法,就是在保持两肩与脊柱的“十字”线不变的前提下,身体略微向目标方向前倾,让肩关节的位置低于前臂的支撑用力线,用弓力将前肩“压低”形成良好的“骨骼支撑”。

杂谈
      在了解了这些人体结构知识后,回头再看传统射箭的姿态,我们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:很多射箭的图画和老照片都是前手高抬、高于肩部,甚至一些清代射书中的基本“架子”训练也是这种姿势要求。


8a7f40e2c4ebd23c11a3c1d526e03916.jpg
清人射箭架子  前臂高抬

      这仅仅是因为古代射箭都是射击远处目标,还是有获得更好“骨骼支撑”的含义在里面?如果这就是基本的“架子”,那么他们怎么射击近距离目标呢?

      Ray Axford的书里有一幅有趣的图,展示了古代西方的射手为了获得较好的前肩部“骨骼支撑”,往往采取“身体向目标方向前倾”的方式。


cfa7354e74a2fa5e2704961c6390093b.jpg
西方射箭古画中的前倾射姿

      即便是在中国流传下来的古画中,这样的射姿也有很多例子。


c063794482e6c564b7c7c5fbdf4817d6.jpg

af2ed775f49fe02bf0a79276ee118143.jpg

9b0a7a2304ab0591db911357908cfe7e.jpg

e344c8eb95e72211980902e2d63c8a4c.jpg

1c8281a2522596c755fe587b3d07745c.jpg
中国射箭古画中的前倾射姿

      我以前用40磅以下的弓时对这些还感触不深,后来开始用50、60磅的弓时,经常感觉前肩支撑很吃力,久射肩部肌肉会疼痛。改用这种方式后前肩的支撑稳定了很多,而且肌肉也不再疼痛了。古代没有人研究解剖学,但先辈们实践中总结出的东西确实有智慧之处……

      写到这里,我必须小心地说:这些生理结构上合理的动作要领不一定是最适合射准的技术动作。射准比赛的弓一般弓力不会很大,经过良好训练的射手能够靠肌肉的力量控制肩部的定位,而保持身体正直比“让胯前倾”更容易保持一致性。至少以我个人的体会,“让胯前倾”需要大量的训练才能保证动作一致性。也许,更为合适的说法是:这是我们的先辈在实践中总结出的“武射”开重弓的合理方式

(未完待续)
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最新评论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备案号:黑ICP备15005259号-1|弓友之家  

GMT+8, 2024-4-28 16:13 , Processed in 0.113967 second(s), 2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 Licensed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