弓友之家 发表于 2015-8-25 20:53:24

清弓杂说(2)

本帖最后由 弓友之家 于 2015-8-25 20:57 编辑

      周晓初先生是一位专注于清代角弓收藏和复制的研究者。从2000年起至今,在长期收藏和研究过程中,结合拆解老弓和自己动手复制清弓的实践,他在清弓的形制、制作工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,其制作的清式角弓也广受爱好者的喜爱。这篇《清弓杂说》是他在一次角弓巡展交流活动中的发言稿,希望能对喜欢清弓的朋友有所帮助。
作者:周晓初 来源:手战堂射箭录


麻绳勒角面的正确方法
      现在很多弓友都在尝试制作角弓,对角弓制作的各个环节也都不陌生。这其中,勒角面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,也是一道非常有讲究的工序,其重中之重就是麻绳的运用。

      勒角面一定要用麻绳,因为他的摩擦力够大且不宜打滑,而且延展性低、能勒的住。它正确的使用方法应该是这样:麻绳在勒面之前一定先要用水浸泡,直到浸透为止。


麻绳勒角面(引用Zire图片)
      在粘合弓的鳔胶干的过程中,因为水分的流失会不断缩水,体积也会有所改变。若是用干燥的麻绳,就算前面勒的再紧也会随着弓体积的变化而松动,容易造成胶合不牢;若是用浸湿的麻绳来勒面,麻绳干燥缩水的过程中会越勒越紧,最终让筋、角、干、胶达到完美的结合。

角面的凹凸粘合
      角弓制作,角面与弓胎的凹凸粘合是个细活。纵向的凹凸面要吻合,并要通过刮槽的方式增加粘着力。

角面和弓胎刮槽(引用高翔图片)
      现在很多的角弓爱好者都追求凹凸两面的刮槽要严丝合缝。若是能做到真正的严丝合缝当然最好,但作为清弓制作来说其实大可不必。我为了研究角弓,曾拆解过数十把清代的老角弓,未见有刮槽很深的,也未曾见刮槽能精细到拼起来严丝合缝的,但是这些清弓都堪称实战用的老弓,其中也不乏品级甚高的。
      所以,角弓凹凸面的粘合还是要看角面的强度和胶的运用,胜于刮槽的咬合度。在刮的时候要仔细,不要因为刮槽太深导致弓胎或者角面受伤甚至是开裂,尤其是角面,如果刮的太薄,在日后的使用中开裂的机会很大。

传统木箭两种特殊工艺浅析
1、重力碾压
      弓箭射击中,合适的箭杆挠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箭的稳定性,准确性。古代材料加工技术不像现代如此先进,越硬的材料往往就越重。现代狩猎常用的铝箭杆,古代没有这个技术制作;选用较硬的木材做箭杆则重量太大影响射程,而且也过于贵重、难以普及;竹子虽然是个不错的选择,但是主要使用弓箭的北方游牧地区不产竹;最普遍的柴木质地比较松软,用来作箭杆则硬度不够。
      有鉴于此,古代的人民用极大的智慧发明了用重力碾压箭杆的制作工艺。当箭杆的外形削制完成以后,用极大的重力工具反复碾压箭杆,使得箭杆的外径整体被压缩大约1mm。这种类似表面硬化的工艺,让较轻质的柴木箭杆的硬度远远超过了普通的柴木,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,保证了箭杆的硬度和挠度,减小了轻质木箭的射出时的变形,增加了精度,射程和稳定性!

2、炸杆缠筋
      我国以及东亚地区的箭,跟欧洲的箭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,就是箭头的安装方式。西方多用外套式箭头,这种安装方式虽然简单、方便,但是有两大缺点:一是容易松动脱落,二是不易造成二次伤害。因为外套式箭头的外套管一般较短,中箭后如果不拔出箭只是折断箭杆,伤口可以控制得较小,人可以继续活动,甚至继续作战。
      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箭头普遍都有很长的“铤”,将铤插入箭杆来固定箭头,这样有很多好处:一是可以加重箭头本身的重量,提高箭的穿透力;二是箭铤的长度一般都大于箭头,在中箭之后,箭杆不能在其有铤的部分折断,移动中就会带来更大的二次伤害;三是长长的箭铤会加强箭杆前部的挠度,减小箭杆发射时的变形,从而提高箭的稳定性。

青铜箭头及箭铤      我国从青铜器时代就一直使用这种带“铤”的箭头。但是,这长长的铤是如何安装入箭杆的呢?此前有人猜测,这种长铤是通过加热铤部,然后在箭杆上烧蚀出一个小洞来安装的。其实这种猜测并不正确,原因在于烧蚀箭杆形成的洞很有可能过大,造成铤和箭杆的结合松动,即便用胶或其它手段加固,其牢固程度也远远不能满足实战的需要。


沈阳博物馆所藏清箭
      经过对古代箭杆的剖析观察,我们发现箭铤与箭杆的结合非常紧密,也无烧蚀痕迹。古人是用一种更具智慧的方式,将铤与箭杆通过一种“炸杆缠筋”的工艺来固定的。具体操作如下:

[*]在箭杆上钻出一个略小于箭铤直径的小洞。
[*]将铤插入。洞的直径偏小,铤无法完全没入,此时从箭头处施加外力锤击,将铤凿入箭杆,因洞细铤粗,箭杆瞬间会炸裂出一条细缝。
[*]此时再用浸泡过水的牛筋丝寖鳔胶,缠绕绑紧箭杆炸裂处,然后风干。
[*]风干过程中,随着筋丝和鳔胶的水分流失,收缩力将原本炸开的木杆渐渐合拢,死死的抱住箭铤,再不可分开。



清箭的花裹 (周晓初所制清箭)
      通过这种方式固定的箭头异常牢固,以人手之力基本无法将其分开。古人还会在筋丝的部位制作具有防水防潮功能的"花裹",保证筋丝不会因为受潮而松动!

(完)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清弓杂说(2)